巨头纷纷入场,智能家居2021年要起飞了?
近日,华为在其举办的全屋智能及智慧芯片发布会上推出All in One全屋智能解决方案,再次点燃市场用户对“全屋智能”时代到来的激情和期待。作为智能家居发展的最终形态,从智能单品,到各大云平台,大数据、物联网的加持,全屋智能已经成为各大企业争相布局的领域。
智能家居又可称为智慧家庭,是以住宅为主体,综合利用物联网、云边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使家居设备具有集中管理、远程控制、互联互通、自主学习等功能,实现家庭环境管理、安全防卫、信息交流、消费服务、影音娱乐与家居生活有机结合,创造便捷、舒适、健康、安全、环保的家庭人居环境。
可以说,5G时代,随着物联网(LOT)等技术的发展,智能家居展现出强劲的活力。
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期发布的《物联网白皮书(2020年)》显示,未来物联网连接数结构将发生改变。以智能锁、智能音箱等为代表的智慧家居产品连接数占比将达到43%。目前,传统家电制造商、互联网巨头、手机制造商和网络运营商纷纷入局争夺智慧家庭的入口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巨头积极布局的背后,智能家居也正从“单品智能” 向“全屋智能”演进。
那么,目前,国内的智能家居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呢?未来随着相应技术的发展,智能家居又会迎来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呢?
巨头频频进入智能家居领域,政策扶持促进行业发展
基于广阔的市场空间、5G、LOT、AI等技术快速迭代、新基建的政策红利以及新消费形势的需求,智能家居产业发展提速。国内各家巨头公司也纷纷涌入这个赛道。
除了华为以外,海尔也相继在北京、青岛等落地三翼鸟体验店。三翼鸟提供阳台、厨房、卫浴、全屋空气、全屋用水、视听等全场景生态解决方案。魅族也在近期发布一系列智能家居新品,并宣布接下来将通过照明、安防、控制三大领域为用户构建全屋智能的基础。显然巨头们都不想要错过这个赛道。
除了巨头们纷纷角逐之外,另一方面,政策扶持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意图明显。诸如《智慧家庭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》《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18-2020)》等。近日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0年第21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,批准了包括两项物联网智能家居在内的106项国家标准和2项国家标准修改单,将于2021年5月1日施行。
而得益于5G、AI等领域的发展,也为智能家居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,相信未来几年,智能家居行业也会迎来发展期。
智能家居目前还存在哪些难点?
全屋智能是未来智慧家庭发展的必然趋势。尽管智慧家庭市场已愈发受到各方重视,但距离真正落地还有很长路要走。
首先是技术难点,物联网、云计算、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是智能家居领域的四大关键技术。智能家居的提升离不开科技层面的快速发展。5G会让物联网应用更成熟,保持智能单品实时在线,云计算对大量信息进行存储和处理,边缘计算让反馈更及时,终端人工智能让服务更贴心,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让系统更延展。而随着以上关键4大技术的发展,相对应的,智能家居也会迎来蓬勃发展期。目前,我国的技术发展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其次,安全也是一个大问题,连接设备的大量涌入房屋对系统构成威胁,并可能导致严重后果。智慧家庭的安全问题是系统问题,需要技术、管理和法律法规协调,保障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,目前智能家居的发展,还尚未很成熟。
最后,目前智能家居正处于产业发展初期,各智能家居企业更多注重智能单品的市场占有量和核心领导力,更多地推行自身的技术标准,产品兼容性较差,数据共享与互联互通的标准缺失。就比如说小米的智能家居可能和其他品牌很难兼容,行业内没有形成统一标准,这也是智能家居发展的一大难点。
总结来看,未来,智能家居仍旧是有着无限潜力的,跨界合作、生态演变、泛智能突破将会持续上演,将会持续优化智能家居产业链的上中下游,相信未来智能家居会有更多机会值得让人期待。
- END -
良品乐购是汇集中国著名企业品牌口碑的官方网站,为用户提供企业品牌口碑,中国企业品牌口碑的最新资讯,让您及时了解中国企业品牌口碑,著名企业口碑品牌的最新信息,良品乐购是最新企业品牌口碑的展示平台。欢迎转载分享本文“巨头纷纷入场,智能家居2021年要起飞了?”,转载时请保留文章版权来源网址:http://www.hao-koubei.com/html/News_12197900.html
- 指纹锁企业发展电商平台需注意的问题 (2014-05-05)
- 中国锁具十大品牌:指纹锁企业线上发展持续升温 (2014-05-06)
- 当变频遇上聚燃 樱雪五一抄底价火爆来袭 (2014-05-05)
- 霍尼韦尔-朗能 (2013-07-06)
- 门窗企业涌现涨价趋势 倒逼企业变革 (2017-06-21)
- 溧阳皇派门窗蝉联全国十强经销商,十大优秀店长! (2020-07-13)
【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文中内容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,本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。本网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