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米花200万改LOGO事件带给家居企业的思考
30号,小米开了一场发布会,雷军发表了专门的演讲。
其中有件事挺有意思,雷军启用了新的LOGO,请的日本设计师原研哉,据说花了200万元,准确数字没有公开。
新旧LOGO是这样的:
如果你不仔细地对比,可能找不出差别在哪里。
站在一个观众的角度,最明显的区别是,外面那个框框变圆了。以前是橙色方框里,放一个MI,现在变成了橙色的圆形。
一些设计圈的专业人士,有自己的分析,比如R角扩大,整体显得更圆润;不同弧度产生不一样的差异化。然后认为,看似简单的背后,有无穷丰富的探索。
具体的设计背景,在小米官微上,原研哉对此有一个解读视频。
据说,这个LOGO换到小米的大楼后,吸引了不少人拍照,一些网友反映,刚开始觉得新LOGO也就那样,没想到越看越顺眼,觉得小米的LOGO就应该这样。
所以,这就是人性里很有意思的东西。
有一位“王不二”的网友说得很好,书法家天天写字,但只有用过印的才值钱。奢侈品个个代工,但只有贴过牌的才值钱。
也有网友认为,技术没有任何难度,但要从无数方向中找到一个点,以此表达新的品牌格调,表现品牌战略,比如生生不息、东方哲学、对科技和生命的思考等等,还能说服甲方,让方案落地,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。
更大的冲击在后面,换LOGO这事,成了热点话题。
即使放在500强企业里,凭LOGO更换就引发广泛关注,都不多见。早年的时候,万事达卡曾花800万设了一个新LOGO,就画了两圈,一时引发热议。
大材研究初步梳理了一下,知乎上有一个“如何评价 2021 年春季发布会小米新 logo?”问题,浏览量已有239万,890多个回答。
还有一个“如何评价原研哉设计的小米新logo?“问题,吸引了近300个回答,浏览量近100万。
对此事进行报道的媒体量,就更加可观了。连百度还给了一个热门的新闻专区,相关搜索里出现了换LOGO的关键词。微博、豆瓣等多个平台,都有比较热烈的讨论。
从网友的声音来看,大家不是认为这个东西多么好,而是觉得有意思,看起来没怎么改动,居然在一个非常正式的场合,由雷军来公布。而且还传出花了200万元的费用。
当然,200万,对于设计名人来讲,不算什么大钱,甚至可能只是零花钱。对比小米的体量,可能就如普通人花20块、200块一样。
但对于普罗大众,这得挣十年甚至二十年。对于大多数设计师来讲,可能要花几百幅才能赚回来。何况在技术上,这个LOGO的制作并没有难度,也不需要太多创意。
大材研究认为,这种强烈反差的形成,对社会情绪的刺激是比较大的,进而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,并有兴趣参与讨论。
那么,小米请原研哉改LOGO这事,又出于怎样的考量?
站在小米的角度讲,原来的LOGO确实不能大改,毕竟用了很多年,在用户心目建立了比较深的认知,这是非常重要的品牌资产。一旦大动,可能引发导致新的问题产生。
再者,到了小米的阶段,如果只是简单改改LOGO,公司里随便挑一个设计师都能搞定,但这自然不行。
他们要的是一个在世界或者亚洲范围内有影响力的人物,借助换LOGO这件事情,一起来讲故事,展现品牌新的梦想与主张,在文化、哲学层面与消费者形成共鸣。
结果是相对比较让人满意的,凭借改LOGO这事,小米获得了非常强的舆论效应,正反声音都有,更多有一种调侃。
即使有一些质疑声,但很少,预计并不会对品牌产生伤害,反而再一次增加了小米的话题性,怒刷存在感,提升了品牌热度,甚至会对产品销售产生推动。
大材研究注意到一种现象,日本有一些设计师,在国内很有名,受到了不少网友的热捧,比如原研哉、隈研吾、青山周平等。
现在家居行业里,请他们的情况越渐普遍。比如百得胜,曾请隈研吾设计新LOGO,也曾引发广泛关注。华日家居、宜家、曲美、奥普、酷家乐等都曾请过青山周平。
可能有人觉得为什么要请日本的,难道中国的大牌设计师就没人了?
并不是完全这样,中国的高手也有,但日本的设计名人也有比较多的认可者,手上的作品涉及很多世界500强企业或知名品牌,更容易形成话题。
小米这次请的人如果是国内某个大牌,可能舆论声音不像现在这样。这也是一件非常怪的事情,需要一些年头去改变。
另外,大材研究认为,在此次事件中,站在家居建材企业的角度,小米的做法有一些值得思考之处。
比如要不要成为一家话题型的品牌;要不要学会讲故事;在红海市场,有什么办法破局而出?
要不要成为一家话题型品牌
从成立开始,小米就成了长期占据舆论焦点的公司。
创始人雷军、高管团队、每一次推出的产品等,总能不断制造热点,最大程度地吸引市场对他们的关注。尤其是雷军团队,拥有几千万的粉丝。
所以,小米的广告投放不是最多的,但正面曝光牢牢站在前列。
普遍的规律是,一旦成了话题型的品牌,只要你有什么动静,就可能激起浪花。哪怕是推新业务,也会吸引外界的关注,省去一笔推广费。
目前的泛家居行业里,还缺少这样的话题类品牌,但未来可能会有。
即使家居建材产品是较低频次的消费,我们注意到,有些头部品牌的一举一动,也能牵动市场的神经。
在部分品类里,确实有这样的潜力企业,比如宜家、红星美凯龙、欧派、尚品宅配、三棵树、梦天、TATA、圣象、德尔、东鹏、箭牌等,但要成为真正的热点品牌,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
以前博洛尼、爱空间等,曾尝试成为话题品牌,还需要继续努力。
家居产业已经变了,以前是埋头做事、闷头发财就可以,现在需要变得活跃一些,走到消费者的脑海中,变成消费者谈论的题材,才更有机会脱颖而出。
有些人喜欢拿华为举例,认为华为很低调,但真相并不是这样,至少10年前起,华为就经常出现在各种话题里,各种活动上讨论、写成书等等,当时它并不是最强的公司,但撬动了最强的声音资源。
一手做业务,一手讲故事
不要觉得会讲故事是一件糟糕的事,这是一种能力,跟业务一样重要的能力。
会讲故事的销售人员,往往会把货卖得更好。会讲故事的创始人,会让团队的凝聚力更强。会讲故事的品牌,会产生更强的号召力。
当然,你不能只讲故事,根基还是业务。
小米属于业务做得好、故事讲得漂亮的那种公司,十年多一点的时间,就在2020年把营收做到了2459亿元,国内没有几家公司能跑出这个级别的速度。
它的产品性价比、粉丝规模、线上销售爆发力,以及线上线下渠道网点布局,都是实打实的东西。
它对外上百起投资、生态圈的建设,走得稳,战略准确,已孵化出了几家业绩表现不错的上市公司,都是很硬核的能力。
关键是小米每一款重量级新品上市,配合线上线下的整体打法, 还没有看到销售数据的时候,已经在市场上掀起波澜。
所以这种做法,非常值得我们家居类企业学习。一二线家居品牌,我们投了很多钱做研发,产品也不错,要卖很多年,每年可能还会迭代,品质本身没有太多可挑剔的地方。
但难点在于,如何把产品打造成爆款、一直红下去,一直受消费者喜爱;不需要我们的导购费太大力气,就能卖出去,那就真正成功了。
就具体做法来看,大材研究认为,小米有三点非常关键:
本身深挖了十年的私域流量池,总量近亿级规模的粉丝与会员,给新品推广提供最强带货。小米的流量池并非一朝一夕之功,积累了很多年,持续扩大,抢占各种新流量阵地,越来越强。
网络上的分享与点评,社交媒体的种草堪称铺天盖地,讲故事、搞测评、谈情怀。
不断扩大流量渠道,比如电商平台、公众号、知乎等,甚至长期运营众筹平台,吸引了庞大的流量与相对固定的用户群体,像趣睡、铜师傅、慕思、米家、爱果乐、样子生活、Yeelight等十数个家居企业在上面发布新品,都能众筹到几百万几千万的预售款。
私域、种草、众筹、线上多渠道等战术做法,看起来只是执行与策略层面的事情,但正是各个环节的能量聚积起来,一起推动战略取得了成功。
据大材研究的观察,我们的家居建材企业也在探索这些术的创新,只不过成效还没那么大而已。
从趋势来看,讲故事、做流量这两种能力,对厂家、经销商与一线人员来讲,都变得越来越重要。
- END -
良品乐购是汇集中国著名企业品牌口碑的官方网站,为用户提供企业品牌口碑,中国企业品牌口碑的最新资讯,让您及时了解中国企业品牌口碑,著名企业口碑品牌的最新信息,良品乐购是最新企业品牌口碑的展示平台。欢迎转载分享本文“小米花200万改LOGO事件带给家居企业的思考”,转载时请保留文章版权来源网址:http://www.hao-koubei.com/jj/View194817610.html
- 当变频遇上聚燃 樱雪五一抄底价火爆来袭 (2014-05-05)
- 指纹锁企业发展电商平台需注意的问题 (2014-05-05)
- 中国锁具十大品牌:指纹锁企业线上发展持续升温 (2014-05-06)
- 消除雾霾,涂料企业面临挑战 (2013-12-21)
- 美的 (2020-12-07)
- 风量并非越大越好 选购烟机需走出这6大误区 (2017-03-1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