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LED照明企业应当以“质”取胜
特别是近年来,在“商人逐利”的驱动下,低价抢市迅速成为传统照企和LED“新贵”的销售策略,LED产品价格下降之快令人瞠目结舌。一些企业抵不住价格战的诱惑,陷入了“以质换价”的泥沼,导致“召回门”、“质量门”时有发生。
质与价之间,企业究竟该如何取舍?价格关乎能否快速占领市场,而品质决定能否守住市场。对企业而言,没有品质的低价,最终无疑竹篮打水一场空。
劣质产品横流
质量问题频发
开年伊始,“召回门”将中国制造的质量问题又推到了风口浪尖。近日,英国《每日邮报》报道称,由于存在灯罩掉落的危险,宜家宣布全球召回三款110多万个吸顶灯;同时,Lunera于美国召回约6万支Lunera 13 watt Helen GX23 LED工业照明灯具。美国方面表示,在个案中发现浪涌电压发生此灯具会无法使用,可能会造成电路板烧焦等问题。上述报道中均指出了一些“不安全”灯具皆为中国制造。
显然,质量问题曝光不仅仅是“召回门”。1月22日,国家质检总局公布2015年玩具等34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。本次共抽查山西、上海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、山东、湖北、广东等10个省、直辖市73家企业生产的73批次自镇流LED灯产品,包括非定向自镇流LED灯和反射型自镇流 LED灯两种产品,不合格检出率为28.8%。
近期,国内各地质量部门对部分LED企业产品抽检情况也不容乐观:北京市照明器材类抽查检验,10批次灯具抽检不合格,TCL、NVC上榜;广东省抽查灯具和照明装置产品194批次,不合格产品率为18.6%;山西地区灯具产品不合格率达20%,LED灯不合格率达15%;安徽地区灯具产品不合格率达21%;吉林地区LED灯不合格率达到惊人的66.67%等等。
上述抽查发现LED照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:
1、标志:制造商未在灯或包装,或使用说明书上提供补充信息——灯的电流;
2、灯功率:灯的实际消耗的功率超出额定功率的偏差范围,有些企业为提高售价往往将小功率灯标识功率提高;
3、初始光效/光通量:制造商宣称等同某一规格的白炽灯,但其光通量不符合GB/T17623-2013标准规定值,或光效不符合 GB/T17623-2013标准规定值;
4、谐波电流:灯具谐波限值没有达到GB 17625.1-2012标准要求,会导致电缆、变压器过热等问题;
5、结构:电源接线端子未采取定位或防护措施,存在短路、触电等安全隐患;
6、内部接线:软绞合线的端部镀锡过多,且无措施保证焊料冷变形时夹紧连接件不松动,存在短路、接触不良等隐患。
从曝出的问题来看,一方面是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,在产品的研发制造和生产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生产;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国家标准的缺失、检测认证体系不完善、市场混乱、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。此外,市场竞争日趋激烈,一些商家以降低价格来争夺市场,谋求销量,从而导致部分价格低廉、质量低劣的产品流入市场。
标准之失
低价之殇
全国各地照明灯具产品的检查结果表明,目前流通于市场的照明灯具产品质量令人堪忧,灯具质量参差不齐现象依然严重,部分市场依然被低价低质产品充斥。实施行业标准化有利于遏制终端应用市场产品以次充好的现象,为LED产品提供质量、效能等各方面的技术依据。
目前,LED照明市场鱼龙混杂,关键在于“标准之失”。标准只有在行业内体现出权威性、专业性和通用性,才能保证行业的良性发展。但是LED行业却出现了多个标准和体系,特别是某些应用受传统行业影响、标准技术接口的束缚,以及存在技术上的盲区,而造成标准不科学的问题。
上述原因导致企业对标准并不热衷使用,当前LED照明产品组件大多以非标准化的形态存在。标准缺失导致产品设计无据可依,产品技术形态混乱,这也导致了上下游配套难,阻碍了产品的大规模应用和产业发展。
一种产品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,也没有完善的企业标准,意味着其生产“无标准可言”,监管层面自然也是“无标准可依”。质量好也罢,劣也罢,都缺乏明确的依据,生产者可以任意妄为,监督者却无处发力。
除了无统一标准可依以外,对有统一强制性标准的产业链环节,LED企业也不一定依照标准生产。此前,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就已出台条例,LED驱动电源自2015年9月1日起强制执行。如今,条例施行已一年有余,虽然在2015年认证委几次比较大的灯具抽查中,对于电源不符合3C标准的灯具,直接撤销市场准入资格。但有业内人士透露,欧普照明、阳光照明等大型企业确实推出3C标准的产品,然而3C标准并没有给中小企业带来多大的影响。
对此,欧普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标准化经理曹伟表示:“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工商质监局更多关注的是大品牌,还没能去关注到所有中小企业,我个人认为中小企业还需要时间,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去规范。”
由于监管力度不够,部分做了3C认证的企业,在实际生产时为了节省成本,不按认证要求去执行和生产,以致出现产品质量问题。此外,恶性价格竞争使得很多人忽视了LED灯具产品品质。不少企业为了能占据前期的LED照明市场,扩大产品的出货量,并不是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前提下降低成本,而是将产品设计进行“优化-优化-再优化”,置LED产品最基本的可靠性要求而不顾。在“没有最便宜,只有更便宜”的观念下,个别企业牺牲产品品质,缩短产品寿命,打造一个个LED“豆腐渣”产品。
勤练内功
仍需坚守品质底线
由于缺乏统一可行的全国性标准,LED灯具在从“工程照明”、“商业照明”不断转向“家用照明”的普及过程中,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。同时,在价格战的冲击下,不少LED企业通过采用低成本劣质原材料、降低质量要求、缩短研发周期等方式,牺牲产品质量的方式换取经济利润。
这样的企业在发展前期可能赚到不少钱,但从长远来看可能是自毁前程,靠这样的产品来立足,不但无法树立自己的品牌,反而会成为“劣质产品”的代名词,失去LED灯具存在和发展的价值。
对此,业内人士表示,没有优惠的价格和优秀的质量作保障,LED厂家很难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立足。换而言之,照明企业在抢占市场的过程中,不能仅依靠价格,更要充分发挥好产品品质、企业规模,以及品牌已有的影响力,这才是照明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。
目前,坚守品质更多的需要企业自律。一方面,企业要找准定位,抵住诱惑,不盲目跟随降价,平衡好价格与品质的关系。LED企业可以通过增强研发实力,改进生产技术,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,提升产品附加值,提高生产效率来降低成本获取利润。
另一方面,企业需要不断健全品质管控机制,实行全面品质管控:在原材料及配件质量管理上,建立严格的供应商准入、考核制度;规范采购流程,拥有整套质量监督、检测、监管系统;坚持对各供应商提供的芯片、光源、电源、散热片、电子零配件等所有原材料在应用前进行全面严格的质量检测确认;引进优秀的供应商进入供应链。从源头上把好材料质量关,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的产生。
从长远来看,要进一步促进LED行业的良性、可持续发展,国家层面需要制定相关行业标准,以规范市场行为;加强市场监管,制定相关政策,保障消费者对灯具产品的使用安全。而LED照明企业要成功抢占国内外市场,必须勤练内功,在注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,加强产品自主创新,突破关键制造技术,通过提升生产装备水平、优化产品结构,提高产品附加值,提高外界对产品和品牌认可度。
- END -
良品乐购是汇集中国著名企业品牌口碑的官方网站,为用户提供企业品牌口碑,中国企业品牌口碑的最新资讯,让您及时了解中国企业品牌口碑,著名企业口碑品牌的最新信息,良品乐购是最新企业品牌口碑的展示平台。欢迎转载分享本文“2016年LED照明企业应当以“质”取胜”,转载时请保留文章版权来源网址:http://www.hao-koubei.com/led/View15062415.html
- 中国锁具十大品牌:指纹锁企业线上发展持续升温 (2014-05-06)
- 当变频遇上聚燃 樱雪五一抄底价火爆来袭 (2014-05-05)
- 指纹锁企业发展电商平台需注意的问题 (2014-05-05)
- 派雅 (2016-06-14)
- 未来已来 2019中国涂料大会进入倒计时 (2019-03-12)
- 木地板行业转型分析 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? (2017-08-30)